明正统元年(公元1436年),正是春闱大比之年。西山举子李峤偕学友张宽(小溪遵畴寨人)等人到南京赴考。众举子一路风尘仆仆,来到南京,住宿在贡院里,三更灯火五更鸡,日夜攻读,准备考试。有一天夜里,李峤梦见一位天君,黑面朱唇,五龙须鬓,威风凛凛,大声叫唤:“我救汝,汝救我!”李峤梦中惊醒,看见满屋熊熊大火,滚滚浓烟。原来贡院失火。李峤慌忙唤醒众学友,寻路逃命,但为时已晚,下楼梯道已被大火封死。众人退至神房。火光中,李峤看见神坛有一尊玄坛元帅金身(玉身),正是梦中所见的天君,李峤想起天君所言,急中生智,忙将玄坛元帅的金身拥入怀中,纵身跳下楼去。张宽跟在李峤之后,慌忙中也从神坛上捧起一尊五显帝(杨戬)金身,塞进搭裢,随之跳楼。李张二人幸赖神明保佑,从二层楼上跳下,安然无恙。
考场既烧,考试暂停。为感于救命大恩大德,李峤与张宽分别恭请玄坛元帅与五显帝的金身回归故里,择地建庙奉祀,敬为当地保护神。李峤是“西山李”第一个举人,饱学经纶,为世所敬仰,在他的倡议下,一呼百应,“西山李”的乡亲在红厝崙(原名西山岭)建造一座宫庙,取名“敦和宫”,供奉李峤从南京贡院请回的玄坛爷金身。到了正德三年(公元1508年),敦和宫移址西山城边,更名侯山宫,因玄坛元帅神威显赫,灵感异常,备受四方信众朝拜,香火历久不衰。 |